龙鱼之巅
标题: 做缸就做这样的缸-----之一主缸內清零 [打印本页]
作者: Remani. 时间: 2020-10-5 15:29
标题: 做缸就做这样的缸-----之一主缸內清零
本帖最后由 Remani. 于 2020-10-5 15:31 编辑
开门见山,“再秀”亮缸。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1448\wps1.png
说不得惊艳震撼,但也有硬核其间。
为何不是“首秀”?皆因本缸乃是去年十月楼主在“龙巅”初次发帖“一次另辟蹊径的尝试”之后,今年再玩一把变“径”为“路”的改造升级版。
话不多说,直接上图。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1448\wps2.png
即是新的部件卸接循环原理示意。若能灵犀相通,诚望真知灼見。倘是观望过客,不妨刮目相看:
主缸进出水,地漏呈框形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1448\wps3.png
滤缸只一格,双泵分两层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1448\wps4.png
“滤清器”上头,又装一阀门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1448\wps5.png
质疑可探讨,莫蛮作“鉴定”。容在下将本次改造的起始初衷,主要经过以及心得成效,分“主缸内清零”,“滤清器创新”,以及“功能之飭”三篇与鱼友逐作交流,以下就言归正传。
回顾原先“尝试”,就是以一长一短两根不锈钢方管与翻缸进水管呈三维90度的组合,摆在缸底左侧与内里底边,成为一个直角形的“地漏”往主缸内进水。而这次改造,拟将拿掉“翻缸水管”改为缸底打孔安装“排水直通”,若以同样的结构原理,也用不锈钢方管制作对边右侧主缸出水的长条形“地漏”。并且将缸内“上泵”移出,改为陸用,來加力进行主缸下水,也应当可行。在构思解决了材质组装,美观可靠等问题之后,一张主缸之内进出水“门框式条形地漏”的结构设计图纸,摆上台面。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1448\wps6.png
然后就是按图施工,采用30mm×10mm的铝合金方管,按缸內空的长宽尺寸,裁好一长两短三根备件。长的两头截成45度斜角,短的一头平直一头45度斜角。然后在左侧(一短)及里边(长)的两根方管相应的上部按图六所标尺寸打园形进水孔,而右边一根出水,为了粪渣之类通过,那就得以6mm×15mm的隨园形孔來适应。在铣床上加工(铣)孔时,最好也将方管下部连接强排的“进出水槽”一并切出來。在用“钙塑板”以“强力胶”特制的两个“引水槽”,将两根短地漏与两侧缸底打孔安装的进,出水的“排水直通”连接妥当,最终三根方管在缸底三方边沿组合到位。
一个形似足球门框,进,出水为一个正体的“地漏”,就构架初成了。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1448\wps7.png
附帶说明,那根长条组件巳在中间隐蔽阻断,成为半段进水,半段出水。
从图六可见,缸底采用了异乎寻常的夾层结构。上层的那一块5mm厚的活动缸底上盖板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1448\wps8.png 它起到三个作用,一是在长宽两个方向,将三根方管牢固地嵌入限位固定。二是在垫起的两公分夾层之中隐藏了左右两个进,出“排水直通”的上部和与其连接的引水槽。三是在新的缸底边沿,让那三方三道8mm×10mm高宽的凸出边框,终得**呈现。其内侧那规范正齐的进出水孔倒也十分悦目,若进一步追求**。可用缸底贴画的边角剩余,将那凸出的边框,与已贴好的缸底画方格对线,或色彩同步地进行相应裱饰。则两者更加和谐自然。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1448\wps9.png
改造实施当中,一日无意间点开了“龙鱼玩家”板块的原创示范“底滤缸主缸空无一物?是艺术oy华而不实”一帖,方知5年之前那一番欲将“溢流区”移出缸外的未竟努力。数百条跟帖,既反映了昔日“龙巅”人气的鼎盛热腾,也表达了当时众多鱼友对该款鱼缸的向往热衷。须叟时过境迁,也就不久之前,一知名品牌鱼缸新款的系列发布,那“溢流区”仍如缸中“租界”,柱立依然。不由令人几分感概:确实,存在並不等于是合理。有好多鱼缸设计者对其欲去之后快,而最终妥协,甘愿容忍那割舍地盘,丧失美感的设计败笔。也只得在那何其宝贵的缸内空间当中隔出一隅,噪音哗鸣,沉污纳垢。虽说什么都难挡对于美的追求,但跳不出“泵进溢出”的思维范畴,欲撼动这不可替代的“溢流区”,终归是:我太难了。
俗话说事易,成事难嘞,此番改进,首次缸底打孔,就遇要求位置偏差不得大于1mm,感恩在在“龙巅”大佬帖中,学到了模板定位的方法,要不一旦失误,那就不好玩了(鱼儿们还在衣服箱子里等着呢)。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1448\wps10.png
而下列隐藏气管: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1448\wps11.png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1448\wps12.png
则是为了隐蔽缸中气管的努力呈现。还有那块缸底夾层盖板,玻璃店老板划宽了还不到1mm,就硬是放不下去。只好又搞去磨窄。之后将要谈到的那个“分离滤清器”,其主体组合既要能承受高水压的密封,又不能将直径16公分的亚克力管体与塑料端盖胶死,也是大费周章。
至于说到那个除油膜,本只消拿一个小缸的“上滤”,将“进水花篮”改成“水面收集管”就成: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1448\wps13.png
然而一旦得了四面皆空的强迫症,再要往缸内回放一个小潜水泵,都难以容忍,现在就将这泵放进缸顶边设置的一个小密封盒中,盒底伸下來的收集管,随着套管间隙的摆幅,对鱼缸水面具有十多公分的高低调整适应,而在佇机时以一个“止回阀”來保持盒中水位,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1448\wps14.png
一个出水悬空的“除油膜器”终告完善。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1448\wps15.png
回顾过往曾经,此间云淡风轻。当图纸变为现实:只见“门框式条形地漏”在缸底三个边沿紧凑切贴,左边进水孔的推卷,配合对面右边框隨园形的下水孔与边框顶上“气泡条”的吸纳,将缸底粪渣冲洁得干干净净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1448\wps16.png
而贴着缸壁上扬的气泡也将水面的浮沫油膜反推回到对侧的”收集管”,水面得也清暇无尘,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1448\wps17.png
从而正缸水体,基本形成了一个从底到面的完正循环。
尊从原生态“空即为美”的设计理念,以缸底两公分夾层的代价,让缸内那些个一口气都说不过來的“潜水泵”,“溢流区”,“造浪泵”,“翻缸管”,“进,出水管”,还有那好象直接从卫生间移过來的“地漏直排”,外带气管灯线,诸于此类请客容易送客难的“钉子户”,统统消失。缸內空间所呈现出那久違的豁然开朗,让你充分领略那一览无余,“美即为空”的艺术传奇。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1448\wps18.png
看到手机屏上的流光溢彩,也就将主缸的背景贴上了兰色的“镭射膜”。并且在中间断空.呈现出背景一道连续的万字图案,与那底柜中间的寿字缸标上下两相对应。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1448\wps19.png
时尚中透含几分古朴典雅。说到这个“底柜”,原先长得那是“图一”的模样,后來发现最大的糟点是当钮按灯亮,倒象台仪器设备,与家居氛围不合,于是又经过一番更换按钮,整容重装。总算是出得厅堂。(以下就称之为寿字缸啦)。当看到透过如镜清水,色彩变幻的背景之上,那映现出的游鱼身影,倒也是别有一番风趣。
行文至此,概括两字,“好看”,虽楼主已将”框式条形地漏”申请了结构和外观两个专利,但没“好用”的话,还有意思吗?下篇,我们将通过改造之后的“滤缸”运行,來看看在主缸之中,那水是“想混都难”的情景之下,底柜之中,如何以一个“分离滤清器”取代“干湿分离”,用两块比巴掌大点的“羊绒棉”和尼龙滤网,基本上拿下“物理过滤”.若难以置信,就敬请期侍“滤清器创新”再作释疑。
作者: FJY先生 时间: 2020-10-5 21:42
感觉机关重重
作者: 龙虎魟1 时间: 2020-10-7 12:20
打卡。。。。。。
作者: 龙虎魟1 时间: 2020-10-8 11:13
签到。。。。。。
作者: 龙虎魟1 时间: 2020-10-10 09:30
打卡。。。。。。
欢迎光临 龙鱼之巅 (http://longyu.longdian.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