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鱼之巅

标题: 《美丽的家乡》这个很容易勾起乡思的名字让我想起了养鱼的历程 [打印本页]

作者: 394160402    时间: 2012-8-31 22:10
标题: 《美丽的家乡》这个很容易勾起乡思的名字让我想起了养鱼的历程
   幼年时,曾看到过一些鱼缸,或方的,或圆的,或玻璃粘接的,或角钢围框的,各具特色,但都没有引起我过多的注意,只是那一条条火红的、金黄的、雪白的、墨黑的或者多色相间的金鱼在水中自由的飘逸给我留下了难以抹去的记忆,我喜欢它们!
     后来参加了工作,有了自己的薪酬,也有了自己的交友圈子。不记得是在谁的家中,几条水中游弋的精灵再一次吸引了我的视线,甚至忘却了其他朋友的存在,我决定开始养鱼。
     养鱼首先的有容器,在是买缸还是自己粘缸的问题上,我选择了后者。因为自己粘缸可以更有效的融入自己的想法,利用自己现有的环境,于是充分利用平房客厅(其实就是外间屋子)的南向窗台下的一块空间,量出了合适的尺寸,找到了比较熟识的玻璃店师傅裁割了玻璃,准备顺道购胶时,师傅半关切半揽生意的提出,没粘过的很难粘好,不如少留几个钱让他们粘得了。自己觉得也是心里没底,反正尺寸已经量好,干脆让他们粘得了。余下的就是满怀期待的等待了。
    经过几“年”(度日如年)的等待,终于把缸请回了家。师傅的手艺还不错,按设计尺寸裁的玻璃,800mm长,350mm高,25omm厚的缸体,玻璃胶粘的过得去,上侧的缸边还外贴了一圈深蓝色的玻璃,更可贵的是,他们未经许可,私自加了两道拉筋,使缸体的承受力大大增强。不觉得对两位师傅开始肃然起敬起来,正所谓,人不可貌相,外表很粗糙的人,竟如如此细致的心思。
预定位置一放,正巧合适。反复洗缸,重新摆放,大桶小桶放水,一通忙活后,已达晚上10:00,看到满缸的清水,丝毫不觉疲惫,只是才感到肚内已是饥肠辘辘——忙活中忘了吃饭了。
对了,还未放鱼呢!鱼从哪来?当然是去买了!只是在那时(1995年),当地卖鱼的还很少,等等吧,过几天去市里较大的鱼市采购吧!
盼望着,盼望着,终于盼到了。在妻子的唠叨和埋怨中,终于迎来了成人高考的日子。也不怪她,在二人双双备战成人高考的的紧张的日子里,她在工作之余,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备考之中,而我竟然在忙里偷闲,开始了量尺寸、粘鱼缸、准备养鱼。“看你考不上了怎么办?”。承受着并欣喜着,毕竟人家在财力支持和生活上默认着咱的“玩物丧志”。
         稀里糊涂的考完了所有的科目,就直奔鱼市。满眼的精灵,似乎牵走了我的每一丝视线。不懂品种、不问价格,仅凭个人的好恶,挑选了六条中等大小的金鱼,两条红的,两条黑的,还有两条头顶有红瘤白的,打包,充氧,那是的鱼商还比较实惠,听说我要乘一个小时的汽车,还主动给咱打了氧,说这样一来,鱼好养活。直到现在,每每想起,我还是对他的诚信不能忘怀。
         到家后,遵照鱼商的嘱托,先连袋子一同放到了缸里,焦急的等过了半个小时,就急不可待的把鱼撒到了缸里,水清,鱼靓,心里那叫一个舒服,她嗔怪到,看你那个高兴的样子,竟然比见到自己的女儿还兴奋——忽的想起,因备战高考,女儿在老妈那里已有一个多星期没见着了。直奔老妈那,接女儿回家,告诉女儿我的最新成果——鱼到家了!
接下来的日子,似乎每天都处于莫名的兴奋之中。清晨起床,第一件事是看鱼;下班回家,第一件事是看鱼;晚饭后的时光也是更多的打发在鱼缸边。但是,她再也没有了嗔怪的”唠叨”,一方面是我自觉理亏似的主动承担了一些家务,另一方面她也在日渐被吸引到这几条色彩艳丽、摇头摆尾的精灵上来。
        由于是初次养鱼,很多知识并不具备,问题接踵而至。一是恐怕它们饿着,随时有空随时喂它们,它们也傻乎乎的随给随吃,可排泄物也日渐增多------鱼在长大,水在变混。只得利用中学物理知识中的虹吸原理,利用一条吸水管,不断地抽,不断的换。二是只考虑鱼缸的观赏和居室环境的方便,把鱼缸放到了南窗台下,鱼缸玻璃上几天就长出了绿藻,而且大有蔓延四周的趋势,不断的擦拭,不断的生长,我与这些细小的生物展开了一场拉力赛,结果不言自明——它们不屈不挠,我也劳累再三.。诸此种种不断的产生问题,不断地解决问题,我却依然乐此不疲。正应了那句话:累并快乐着。

每每经过自己一番辛勤的劳作,看到它们在清澈的缸水中迅速地成长、欢快地游弋,所有的烦恼、劳累和不快似乎都被它们带走了。我真的喜欢养鱼!
接下来的日子里,虽然没有了最初的兴奋,但我依然沉浸在几条水中精灵带来的欢愉中,每天清晨、中午、晚上三遍喂食,每天晚饭后,清理缸底垃圾,余暇在缸边欣赏。这段时间我家的电视利用率明显降低。
一次到书店,偶然间看到了一本装帧精美的《中国金鱼》,真是发现了指路明灯,毫不犹豫的买了下来。不断的翻阅,不断的积累,使得自己的养鱼知识不断增加。什么事文种、什么是蛋种、什么是龙睛、什么是鹅头、什么是狮头…….短时间内就能分辨出各种金鱼的类型,这样下来,就不会被鱼商忽悠了。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学习了应该如何喂食,如何清污,如何打理鱼缸了,更重要的是接触了一个新的词汇——建立生态硝化系统。
也正是得益于这本书乃至后来的几本书,使我的最初购进的几条鱼能够活了近一年,大大增强了我养鱼的信心。
就在我开始养鱼半年有余的日子里,迎来了1996年的春节假期。 春节,历来是人们走亲访友的日子。由于我婚后就单住一个小院,所以自然而然的成为众多和父母和住的弟兄们的一个放松小聚的根据地。由于都在忙于各自的工作,谈论着各自的恋爱,所以,在近半年的时间里竟有好几个弟兄没看到过我的鱼缸我的鱼。
         春节在我家里小聚,是我们的一个约定俗成的习惯。正月初六,她从午后就开始忙活,买菜、买酒、洗鱼、切肉、做饭......任劳任怨的准备着丰盛的晚宴,我在帮厨之余,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鱼缸清理工作,擦缸、抽水、捞鱼、注水,一番紧张的忙碌之后,呈现在眼前的又是水清鱼靓的喜人景色,加上最近朋友送的一簇绿莹莹的水兰,在寒冷的冬日里,似乎送来了一丝春的信息——心里那叫一个舒服。
       当晚的聚会上,我的鱼自然成为了话题的焦点,并不是鱼有什么稀罕,在几个弟兄中,也不乏有养鱼经历的,但能够养这么长时间不死的仅我一人,在炫耀我“现学现卖”的的那点肤浅的养鱼经的同时,看到哥几个那种“虚心求教”的神态,我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在当晚众多的听众之中,我的一个发小也是后来的工友,表现的最为真诚,似乎在使劲的记着我的每一句话,眼神始终在鱼缸边徘徊。在之后不久,他也开始了养鱼之路,甚至一发而不可收,成为我们这里小有名气的“鱼商”。时隔多年,在他下岗后开办的鱼店里,他还向买鱼人介绍说,他养鱼还是跟着我学出来的,我只有笑笑,人家的养鱼之路是自己走出来的,要说我从中起到一点点作用的话,那仅能说,小小的启蒙。再者说,由一个爱好演化成一种谋生的途径,并不是养殖金鱼所带来的,而是从我们俩都开始养殖热带鱼之后开始的。“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套用这句话可以说“书是养鱼进步的阶梯”。我的热带鱼养殖就源于一本书。
在养殖金鱼以后的一段时间内,虽然也经历了几次失败的经历,换养过几个不同的金鱼品种,但在家人及朋友的啧啧称赞和艳羡中,我也有些飘飘然,甚至以为养鱼不过如此简单,并没有什么值得推敲的知识。但在一次逛书店的过程中,一本名为《热带鱼养殖与观赏》的书改变了我的看法,虽然这本书很薄,装帧也不够精美,但其中的几张彩页上的多种热带鱼的图片深深吸引了我,孔雀鱼的多变颜色,银龙鱼的高贵气质,神仙鱼的端庄飘逸……无一不让我惊羡不已。原来除金鱼外,还有这么多指的养殖的观赏鱼,比较金鱼而言,它们的颜色多变、体型各异、性情迥异,无一不给人以美的享受。书中对热带观赏鱼的品种介绍、养殖要求以及繁殖技术都做了详尽的描述,使我获益匪浅。我这才发现,我的第一个鱼缸设计的优先天的不足,长、高、后不成比例,特别是没有厚度,只能委屈一些小型鱼的生存;没有配置过滤系统,造成死水养鱼,虽然人为换水,也难免no2-no3的化学转化,是造成我养殖观赏鱼死亡的根本原因;养殖用水事先须经过困水,保证水温一致,水中有害物质的挥发也是我必须注意的一个大问题。多次深入学习有关知识后,我决定开始养殖热带观赏鱼。有了养金鱼的经验,再加上从书本上学到的养鱼知识,我养热带鱼显得轻松多了。依然使用原缸,购置了一款样式庞大外置过滤泵(当时确实少见精巧的过滤泵),铺设了上下水管线,在过滤盒内加上了几层过滤棉(当时就认为只要水活了就可以了),水流能够循环了,齐活,准备购鱼。
热带鱼养殖的入门鱼是孔雀、红剑、黑玛丽等小型鱼。因这些鱼都是卵胎生花鳉科鱼,对养殖环境要求较低,而且易繁殖,故而深受鱼友的喜爱。
我的初次养殖也是从以上三种鱼开始的。由于总觉得黑色鱼在缸内颜色太暗,缺乏生气,所以在购进不久就送人了,而且一直以来就很少养过。由于红剑火红的体色和优雅的身形,始终成为我心仪的养殖主要品种。但不知为什么,在多年的饲养经历中,每每养过都是在养殖三五个月后暴毙,很少有活过一年的,更不要谈繁殖了,或说购入鱼只带菌,我曾因此换过多加鱼商;或说水质要求不同,我也曾加入粗盐改善水质;或说品种要求不同,我也从高鳍燕尾到普通剑尾换种养殖,时至今日,缸中仍无一只红剑存世,所以说,红剑一直是我热带鱼养殖过程中的一个死结,越养不活越想养,在下一次更换缸内鱼种时我还会养一批红剑的。
闲话少说,说说孔雀吧。孔雀鱼是我十几年来多没有放弃的养殖对象,期间虽更换过多个养殖品种,但孔雀鱼始终存活于我家的或大或小的鱼缸中。孔雀鱼,别名凤尾鱼,雄孔雀鱼真可谓体色丰富多彩,尾部形状千姿百态,大概也正是由于此得名吧。一般来讲,雌雄孔雀鱼很好辨认,雌鱼体型大,成鱼体长可达6、7公分,雄鱼较小,且雄鱼体色艳丽,尾部长占体长的2/3左右,我养过的孔雀鱼尾鳍形状有圆尾、旗尾、三角尾、齿尾、燕尾等多种多样,甚至还变异出两只剑尾孔雀,其颜色也是多种多样,什么巴西红、蛇皮、全白、全红、深蓝等等,难以赘述,这也是孔雀鱼吸引我的一直重要原因。我爱养孔雀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其强大的繁殖力。幼鱼养殖(购置)不久,短短3、5个月就能长成成鱼,混养过程中,不定哪条雌鱼肚子一大,靠近泄殖腔处有明显黑斑了,随便放到一个有水容器中就能产鱼(确实是一出生就能够游动的小鱼),少呢几十条,多则上百条,只要别让母鱼吃了仔鱼,稍加喂养(保证水温、水质和可口食物)基本上成活率多可达到90%以上,不仅是繁殖数量多,而且繁殖周期也很短,基本上可以每月产仔一次,难怪有人给孔雀鱼起了个俗名——百万鱼,真是恰如其分。
为了避免养殖孔雀带来的鱼子鱼孙太多的灾难,也为了保证现有品种的精良,在后期的孔雀鱼养殖中,我基本上多是雌雄鱼不同缸养殖,自繁自养的仔鱼甚至可以换来其它的养鱼之需。
养过一段孔雀等入门热带鱼后,我的心开始不安分起来。虽然孔雀鱼颜色多样,尾型各异,但毕竟是由于其偏小的体型,再加上其秩序感偏弱的特点,我开始着手养殖神态高雅端庄的神仙鱼。
        神仙鱼这个名称是在我养殖之后才清楚的。在我的记忆里,它们应该叫燕鱼,大概是由于其优雅的游姿酷似空中飞翔的燕子得名吧。在日常生活的许多物品上都不乏燕鱼的影像,譬如过去常见的搪瓷脸盆、床单、被罩以及窗帘等处,所以给人们留下了比较广泛的印象,虽然没有养殖经验,但也和大家混了个脸熟-----知名度比较高。
         既打算养它了,就得为它们负责任,所以还是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其生活习性。神仙鱼性格十分温和,对水质也没有什么特殊要求,在弱酸性水质的环境中,水温控制在24——27度范围内可以和绝大多数鱼类混合饲养,对饵料要求也并不苛刻。虽然它没有艳丽的色彩,但是,由于其姿态高雅,泳姿飘逸受水族爱好者欢迎的程度是任何一种热带鱼无可比拟的,似乎还没有发现一个饲养热带鱼多年的爱好者没有饲养过神仙鱼的事例,神仙鱼几乎就是热带鱼的代名词,只要一提起热带鱼,人们往往第一联想就是这种在水草丛中悠然穿梭,美丽得清尘脱俗的鱼类。
       市面上常见的神仙鱼有了许多品种,根据尾鳍的长短可见短尾、中长尾、长尾;而根据鱼体的斑纹、色彩变化又可见白神仙鱼、黑神仙鱼、鸳鸯神仙鱼、三色神仙鱼、金头神仙鱼、玻璃神仙鱼、钻石神仙鱼、熊猫神仙鱼、红眼神仙鱼等等,后来得知还有更为高贵的秘鲁神仙鱼和埃及神仙鱼,只可惜没有见到过实体。
神仙鱼养殖的另一大亮点是属于喜欢自然配对的热带鱼类,配对成功的神仙鱼往往会脱离群体而成双入对的一起游动、一起摄食,过着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独立生活。神仙鱼属卵生鱼类,按照书本上的要求我也曾成功获得了附着在卵床上上的成片的鱼卵,但可惜均未成功繁殖出幼鱼,我想“面包会有的,幼鱼也一定会有的。
自从养上神仙鱼后,我就没有间断过对这种鱼的养殖,而且迷恋程度愈来愈深,以至于再后来建立的博客空间中起了一个似乎有些迷信色彩的网名——转世神仙,个中含义自在其中。      由于鱼缸先天设计不足,所以只能养些小型鱼,但是在我骨子里也确实是排斥大型鱼的,比如地图、银龙等,虽说也有其独到的观赏性,曾经风靡一时,但不知是何原因,总也没有培养出养殖兴趣,所以即便是养过很短时间后,就又送回了鱼店——跟卖鱼的关系不错嘛!也是由于这个原因,我的业余生活中最常去的地方就是朋友的鱼店。

          热带鱼究竟有多少个品种,我想很难有人说清楚。在逛鱼店的过程中,难免有忍不住购买欲的时候。但我始终把握一个原则,必须是小型鱼,必须符合自己的养殖条件,必须能和神仙和孔雀混养。于是先后在鱼缸中添置过蓝(黄)曼龙、珍珠马甲、红绿灯、红(蓝)斑马、十字鱼、丽丽、吻嘴、菠萝、斗鱼、慈鲷等等许多品种,很多,很难一一赘述,一时间在并不宽大的水体中,色彩丰富多样,多种鱼类共生,好不热闹。但也曾经因对其习性不了解,造成混养失败的经历,就像红十字、斑马和慈鲷等鱼,虽说其个体并不大,但由于购买时缺乏了解其习性,曾把我的孔雀、神仙鱼尾咬的残缺不全,甚至造成死亡。所以,心痛之余,必将这些刽子手发配至杂缸,或遣送原籍。
      可能是受我的影响(当然了那仅仅是外在因素),一位同事对养鱼发生了兴趣,起源很简单,搬入新楼房后,由于是地暖,空气太干燥,于是就想起买水族箱而不是加湿器,既满足了视觉享受,又一定程度增加了空气湿度---一举两得。而他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又不是太充足,自然想到了我这个“半瓶子”的“老师”了,而我也相当愿意,一拍即合。
接下来就是陪同看缸(不想DIY)、陪同买缸、陪同购置必要设施、陪同养水、陪同购鱼……够得上两三倍的“三陪”了,事无巨细,积极“指导”,比自己养鱼还尽心尽力,尤其是在购置设施时,尽我所学,在充分利用其新箱结构的情况下,尽可能的运用玻璃环的作用,培养硝化,养透新水,保证了他新购鱼的最大成活率,就是在一次购鱼环节没能陪同,新购鱼本身有病而他没有看出来而出现了鱼只的伤耗,所幸总体没有出现大的纰漏,没有丢太多的人。
在此过程中虽然消耗了我很多的精力,并为其提供了一定数量的开缸练手鱼,但是我是真心情愿的,一来是哥俩之间的感情,二来对于我也是一次“历练”,感谢他给我提供这样一次机会,再有如此的机会时,我依然愿意尽我所能无私地为朋友们提供些许帮助,在我看来,养鱼是一件幸福、美丽的事情!太晚了,下次上图

作者: 53366869    时间: 2012-8-31 22:22

作者: 龍尋淺海    时间: 2012-8-31 23:01
终于看完了。。。
作者: 394160402    时间: 2012-9-1 15:06
鼓励原创 鼓励真情流露
作者: abc700920    时间: 2012-9-1 17:45

作者: w珑玲    时间: 2012-9-1 20:42

作者: 浩哥吉祥    时间: 2012-9-1 21:42

作者: layout2010    时间: 2012-9-2 00:47

作者: hetian128710    时间: 2012-10-18 14:50

作者: 莜面鱼鱼    时间: 2012-11-21 08:38
好一个真情流露!不错!很写实!概括了大多数养鱼人的历程!
作者: 小爽双    时间: 2016-4-18 21:57
写的好多啊
作者: 飞得更002    时间: 2017-2-10 10:07
拜读大作,写的好详细,写手呀,顶顶




欢迎光临 龙鱼之巅 (http://longyu.longdi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