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50576
- 精华
- 0
- 帖子
- 151
- 最后登录
- 2015-12-8
- 注册时间
- 2013-7-1
龙 鱼 秀 才
成 鱼
- 龙币
- 1717
兑换福利
|
各位养龙的兄弟们大家在挑选自己心仪的龙鱼时是否都将眼睛是否下视作为一项很重要的参考标准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成因究竟是什么呢?
就如同人類在競爭激烈的都市叢林中,
容易得到近視、散光、老花等環境使然的眼睛問題一樣,
龍魚因終日養尊處優、居高臨下的透明環境,一直向外觀看的習慣使然,
眼睛便逐漸向下傾斜,造成上眼窩脂肪堆積,
眼部看起來如同雙眼皮過深或有點愛睏的模樣。
其實換個角度想,因為好奇水槽外的花花世界而頻頻探看的龍魚,
不就像一個老愛偷看電視節目的小孩,
若當媽媽的飼主們沒有好好注意,牠們便很容易掉眼了。
如何關心這些活潑而又有強烈好奇心的龍魚們,
這可就得多費點心思了…… 通常我們欣賞龍魚的第一眼,便是牠的色澤與尺寸大小,也就是說:如果是一尾紅龍,顏色應當如辣椒般紅艷;金龍應當如金條般灼灼耀眼,只需第一眼接觸,就讓人印象深刻,難以磨滅!接著注意到的便是牠的尺寸大小、泳姿、氣勢與各部位的完整度,當然眼睛也是其中品頭論足的一項,但如果龍魚的眼睛大小、平凸或掉眼,就絕對不是欣賞優質龍魚的第一選項。 在1976年野生紅龍(在當時稱為紅帶)引進台灣後,才開始將龍魚飼養於鐵框玻璃缸中,由於當時魚缸設備與飼養資訊相當不足,想要養活已經不容易了,哪敢奢求要將牠們養得紅艷奪目;只知道是會紅的魚罷了,根本不會注意到牠的眼睛是否平貼,還是有掉眼(斜視)。
直到1986年左右,觀賞魚產業拜科技進步與工商發達之賜,相關器材產品不斷推陳出新,龍魚市場也在經濟起飛與風水的加持之下快速成長。不過,在克服了飼養上的困難後,人們對龍魚美的標準也日益提高,並開始注意到龍魚掉眼的問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