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usthsr 于 2016-8-3 09:53 编辑
昨天,在微信群聊天时,一个养鱼很多年的大咖级玩家突然说了一句:“很多没有死过鱼的人,说起养鱼经来都是一套一套的,都他妈的纸上谈兵,误人鱼只。”多么深刻,多么痛的感悟!
相信养鱼的,不论新手老手大神,还是准备开始下水的新新手,都有逛论坛,潜微信群的习惯,听得最多的两句话,“经验都是死鱼死出来的”,“高手都是踏着鱼尸成长起来的”。 虽然我没有大数据进行统计,但是应该没有人会否定这两句话出现的频率。也没有人会否定这两句话的认同度。因为死鱼或鱼只出现问题,会不断去总结,调试自己的鱼缸水质循环系统,达致水质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从而实现鱼只的健康。微信群、QQ群每每被“一分”红包炸得死去沉沉之时,难得的热烈的技术性讨论,很多都是源于群成员中某人的鱼出现问题或死亡。大家都想知道出现状况的原因,大家对鱼只死亡有种莫名的“兴奋”与害怕。“兴奋”是因可以通过案例学习,避免自己的鱼只出现相同的情况;害怕是因为庆幸出现问题的不是自己的鱼。殊不知,百种人有百种养鱼手法,百个缸有百个缸的独立生态系统,并不能生搬硬套。
我们逛论坛,聊微信,拜大师,参观渔场,目的都是为了通过学习增长见识,学习什么?应该把学习的重心放在水质保障系统的操作细节上和鱼只问题案例,特别是死亡案例。看到一缸非常完美的生态系统,就算用吊机弄回自己家里,不出三天,可能一切都改变了,为什么?这就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一缸完美的生态系统交给自己,如何能确保稳定运行?这些是细节。别人的鱼为什么出现问题?为什么死亡?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但是,我们学习了,是否就一定能避免自己的鱼只死亡呢?当然不行,只能说是尽量减少出现问题的概率。因为没有哪两条鱼死亡的原因是完全一样的,也没有哪两条感觉上是同种症状的病鱼可以完全用同种手法治愈的。就好如《心力交瘁的养魟人》一文介绍过的,在同种症状下,如何下手治疗,考验的是经验与心态。 论坛的求助帖子中,最常说的就是:“我缸里的鱼就这条出问题了,别的都是好好的,吃食也没有问题,水肯定没有问题?”这么说的,基本都是新手。往往,死鱼离他也就不远了。为什么?从一开始,他就排除了最为核心最为关键的一个可能因素——水质。在这里介绍一个鱼友的案例,一缸鱼,三条皇冠,在饲养过程中,一直保持每天换水,但是仍然有一条鱼状态发生问题,并伴有轻微痉挛。问题发生后,该鱼友并没有第一时间下药,在鱼友查找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长时间没有清洗过滤棉,过滤棉已经发黑,鱼友更换了过滤棉后,鱼只的状态就逐步恢复了。多么简单,就是洗洗棉,问题就解决了。如果不能冷静思考、分析,问题一来,根据症状就往缸里倒药,呵呵,只能说,可怜的鱼。
现如今,大陆饲养魟鱼的经验和规模,已经大大提升,鱼只出现问题,寻求帮助时,有两大忌:一忌满世界求教,处方、野方、秘方一通全过一遍,然后鱼死了;一忌遇到没有死过鱼的人,说起来一套一套的,全是纸上谈兵,结果,鱼死了。养鱼,必要的水质监测手段还是要有的,以便在鱼只出现问题时,可以提供第一手的分析依据。魟鱼其实非常好饲养,个人认为属于皮实一类,出现问题后,一般都能有足够的时间留给饲主,所以,鱼只出现问题,不要急,要冷静;不要盲从,要认真分析。一切问题都将慢慢解决,经验与水平也会逐步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