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近两年的漫长等待之后,被列为禁捕的哥伦比亚巨暴终于再次进口到中国大陆地区。此次进口数量不多,均为8公分以内幼体,搭配混合在C属暴牙和其他未禁止鱼种中蒙混出关。有幸及时得到消息弄到两尾,再次谢谢人鱼兄的帮忙!
由于长期的严格禁止交易以及暴牙类鱼种在幼体阶段的相似性,此批鱼进口之后,曾经十分质疑此批巨暴是否对版,由于鱼体实在太小,各种特征发育尚不明显,且传来的照片又看不清楚,一时难以委决。最后在押上一宝的心情下决定拿下。到货开包心中终于大定,见到实物终于确定是对版的true armatus。
此次为明确分辨巨暴幼体和其他暴牙的幼体做了不少功课,在此分享。
首先最基本的是区别巨暴和皇冠豹幼体。这一问题在“大鱼列传”中已有涉及,主要区别在于腹鳍位置(巨暴:下方;皇冠:两侧)、背部和腹部线条、游姿(巨暴:水平;皇冠:倾斜)等方面。
巨暴幼体: 再者,就是区别与巨暴armatus十分相似的红尾暴牙tatauia。这两种鱼十分相似特别是幼鱼阶段,我当时犹豫不定的也就是难以通过照片准确参详二者8公分阶段的幼体区别。以前看过一些关于二者区分的资料(均来自英文网站,已在“大鱼列传”系列中转载),但用于区分两者如此幼齿级别的个体则明显觉得资料不够详实,拙于实战。通过此次的比对实体及照片的经验,我大致归纳二者幼体区别如下:
| 头部比例 | 口裂 | 牙齿 | 喷点 | 体宽体厚 | 尾鳍 | 背鳍与尾鳍颜色 | 游姿 | 行为 | 巨暴 | 较大 | 较深 | 暴露 | 明显 | 较宽较厚 | 有白边 | 不一致 | 水平为主 | 胆大贪吃 | 红尾暴 | 较小 | 较浅 | 隐藏 | 不明显 | 较窄较薄 | 无白边 | 一致 | 倾斜为主 | 胆小食少 |
以上为我归纳的要点,但观察实物并非如此明显,特别是幼齿级的小鱼,需要仔细观察比对。区分巨暴和红尾暴具有决定性的环节在于尾鳍最外圈是否具有窄窄一道白边。但很小的个体身上白边尚未明显形成,所以更要详加观察。值得一提的是,巨暴和红尾暴的幼体整体特色都可能会带有金色光泽,此节并非区别的主要依据。
巨暴成体:
红尾暴牙成体
红尾暴牙幼体
此外顺便一提的是中文名称为红尾暴牙的一类暴牙实际上分为两种,即tatauia和scombs,这两种中只有tatauia(简称Tat)有与英文俗名(Red tail payara)相对应的中文名称即“红尾暴牙”,而scombs无与之准确对应的中文名称,而也被通归于“红尾暴牙”之中。而更需要注意的是,亦有相当数量的特征介于二者之间的中间类型个体存在,故此二者在产地和科学分类上的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确定。 下图是典型的Tatauia 红尾暴牙:中鱼阶段各鳍愈发鲜红,背鳍和尾鳍颜色一致眼睛为黑红色,背部线条比scombs平直。红尾暴牙的最大体长据资料记载可达50公分,但水族箱中的个体达到35公分的已属少有,且此鱼生长速度会越来越缓慢,食量也不大,中鱼之后每年成长仅3~4公分。
下图是典型的scombs,背鳍颜色和尾鳍也是一致的,但没有tatauia鲜红。背部弧线比tatauia弯曲上翘,且游动中会长期保持一定的倾斜角度。此鱼的生长速度比tatauia更加缓慢,且体质敏感脆弱,容易成为混养缸中受攻击的目标,长期饲养下可能有不明原因突然死亡的情形发生。
巨暴Hydrolycus Armatus、红尾暴牙Hydrolycus Tatauia和Hydrolycus Scomberiode的大致区分: |